竹子现在是什么价格?竹子的出路在哪里?怎样才能变废为宝?
我家的几十亩竹林因十几年没有砍伐,现在竹林里的毛竹许多都枯死了。因为我们这里一个劳动力日工资要二百多元,一千斤毛竹的价格才二百多元,一个人一天无法将一千斤毛竹弄到公路上。
竹子的用途其实非常广泛,2000年左右竹产业高峰期的时候,竹加工厂老板满天下跑,到处打听哪里有毛竹卖,但是时过境迁,由于受全球经济萎靡的影响,如今毛竹真的是跌入低谷了,仅剩日常消费品类的竹丝还在正常生产经营。
风儿在基层上班,每天例行经过两家竹加工企业,这两家竹加工企业生产正常。沿途也时常碰到砍毛竹、运毛竹的农民朋友,也经常和他们聊聊毛竹。
目前竹加工企业收购的毛竹,到厂价每百斤28元,看似价格不错,其实除去砍伐工资、运输费用,农户所剩无几,所以砍伐的都是交通便利的地方毛竹,而一些偏远地区的毛竹,每百斤利润几元钱,农户基本放弃砍伐了。
“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,同时也为你打开一扇窗”,而善于发现这扇窗的都是有心人。针对目前竹产业萧条的现状,风儿建议竹农朋友:顺应市场,立足长远,多种经营。
顺应市场
立足长远
要善于观察市场,拓展市场。目前竹材萧条,但竹笋市场看好,完全可以利用竹林开展一些多种经营。
竹子一身都是宝。
我给你提供一点思路,供你参考一下。
第一竹笋,竹笋的味道是相当不错的,酸笋,笋干,通过互联网销售出去。
第二,竹子可以做很多手工艺品,日用品,我还是建议通过互联网卖出去。
广宁县是中国著名的竹子之乡,我们村子四周满山翠竹,但由于竹子价格很低,很多农户承包的山地竹林都荒在那,造成极大的林业***浪费。
竹子的出路在哪里?怎样才能变废为宝?我个人认为,可以用六个字来解答这个问题,这六个字是:“深加工、深挖潜”。也就是说,通过深入挖掘竹子的使用价值,才能真正实现变废为宝。我这里提供几个思路:
竹子富含粗纤维,用专用机器将其粉碎成絮状物,加入发酵粉后将其糖化,和麦麸、谷糠、玉米等饲料一起制成混合饲料,作为鸡、鸭、鹅和牛、羊的饲料,可丰富家畜、家禽的食物结构,又可降低养殖户饲料成本。前些年当地有很多人饲养竹鼠就是用这种办法加工饲料。
竹根水是很好的美容产品和优质饮料,青皮竹的含水量非常高,我们这里的人做过实验,把一棵青皮竹弯下来,砍断顶端***一个桶内,一个晚上竟然可以收集十多公斤水,用这种水泡茶喝,泡出的茶特别清香。竹根水还可作为美容用品的原材料,效果和丝瓜水一样好。
鲜竹沥是“清热解毒口服液”配方的主要原料之一,也是像鲜榨果汁一样的饮料。广宁当地已有企业通过现代工艺提取鲜竹沥,日产能达几十吨。
北京大学现代食品科学研究中心的张冬柏博士研究认为,竹纤维属于粗纤维,不易被人体吸收,将其粉碎后作为饼干的***材料,具有“刮油”功能,妥妥的减肥食品。广宁当地已有人利用加工鲜竹沥后产生的竹糠加工竹纤维饼干,很受市场欢迎。
竹林是很好的养鸡场,适合散养鸡,竹林里有丰富的虫子、杂草,可为养鸡提供丰富的食物,鸡粪又反过来为竹子生长提供所需的有机物,提高竹笋产量,促进竹子生长。现在广东清远、肇庆一些养殖户饲养的竹林鸡,价格是普通饲养鸡的3至4倍。
目前广宁青皮竹的价格是每吨130-150元,而且要包砍伐、包装车,如果进行深加工,价格就可提高很多,我举几个例子:
当下国内外盛行徒步旅行,可以说说你的徒步经历吗?
我是在一次去芋子沟拍照时,由于返回,至少要走两站路,且来时走过,已不觉新鲜,就在拍完后,趁时间还早,就往东,然后南行至高干渠,再沿渠东行好多公里,见渠岸路已不好走了,安全起见,返回西行。
当时天气也不好,阴沉沉的,好在来时带着折叠伞,穿着皮鞋,边走边看到值得拍的景拍一下,亦是作个纪录。
新机场高速桥过去了,汉长陵过去了…,天说下就下,黄豆大的雨点滴在渠岸土白的路上清晰可见,打着伞,移步前行。
帝陵大都在大渠北面,非帝陵的陪葬墓则在大渠南面,无形中凸显了尊卑有序,尤其在窑店这一段就是这样的。
徒步是很累的,带吃喝的东西多,包显得分量重,在农村代销店里买的糕点,没经验,事实上作用不大。太甜太油太腻,喝饮料还凑合,涮肠子,人能接受,汉安陵过去后,饿了,摘私人种的软桃,甭说这东西蛮不错的,吃了两个,劲儿浑实了,再摘上些,背着包走。
阵雨下下停停,时好时坏,管它干啥?走自己的路,过了鸭沟,遇到大狗,可能是住在附近的人养的,手持树棍,拄着走,狗看到人过来了,没人理它,它就跑了,也许是害怕棍棒打它吧?
过了汉义陵,离迎宾大道约有5公里了,疲劳累积,找有水的地方洗洗脚,可能也只有这样,才能迅速驱疲,歇一下,把软桃吃完,继续走。
当听见西面汽车鸣笛声,就知道迎宾大道快到了,巧的很,刚到公交站牌处,车就来了,坐上,赶到上夜班前回来了。
回想最初徒步,在无任何准备条件下,偶然而为之,以后在有意识去徒步时,是有点儿提前准备的,但无论如何,途中遇到的问题,要学会自己简单处理,以保障徒步能够顺利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