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有喜欢诗词的人吗?有谁在闲暇时间品读诗词,或者写诗词?如有奉上大作?
有人就会有诗。有生活就会有诗。感谢互联网平台,感谢头条。可以让普通人发表自己的想法。虽然写的不一定好,但对诗的发展,诗的普及有好处。以前只有一些刊物能发表文章,但那不是一般人可以发表的。因此,感觉诗歌好像是不行了。没事了写写诗,看看诗,还是很有好处的。
飞花《作娟悟语》谢邀。当然有,不但有,还大有人在。有我,还有许多头条网友品读或者练写。奉上习作供诗友切磋品评!诗二首,现丑。
N1
《朝霞》
日照霞光层林染,
腥红万丈别样看。
东方日出西边雨,
大美佳景出自然。
N2
《旭日》
喷薄日出掛东天,
🌸应捨颠倒持净戒🌸
凡尘难有净境界,
诸法总被无明摄。
众生诸行皆是苦,
应捨颠倒持净戒。
菩萨圣行修无懈,
必将成熟众生界。
“动地舒光悟含识”,
普予津济无暂歇。
如日当午中天际,
发几首近作,就教方家:
无题
荒矶野渡钓烟霞,闲逸每承鸥鹭夸。
咂酒模糊波底月,啜茶真切镜中花。
一沓幽梦是耘豆,几页残笺写绩麻。
昨夜敲诗烦老杜,南湖肯否共浮槎。
新韵
夏日漫兴
几许闲心对镜霜,勤于功课凑诗章。
毫濡麝砚无一字,汗洒蛮笺有数行。
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,人们的***生活呈现多样化,兴趣爱好也是多种多样的。有的人喜欢歌舞,有的人喜欢书画,有的人喜欢收藏,有的人喜欢体育,不一而足。
喜欢诗词的人也是非常之多的,现在的优秀诗人也是层出不穷,但能写出脍炙人口的作品的作者却不多。也就是顶尖诗歌创作者不多,特别优秀的作品很少。
“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。”毕竟经济是基础,工作忙,生活忙,写作诗歌一般也少有可观收入。因此,表面看上去是写诗读诗的人少了。
其实,真正喜欢诗歌的人却是非常多的。上至领导,下至员工,少至幼童,老至耄耋,都能背出几首诗歌。而且许多诗歌几乎是***尽知。如李白的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。这样的诗歌通俗易懂、流传千古!
我在平台写了些对联、也和了许多对联,开始以为对联这个群体的读者和作者不会很多,结果却发现,能写出优秀对联者不计其数,喜欢对对联者不计其数。原来喜欢古典文学、传承中华文化者不计其数。真心的高兴与欣喜!
气壮山河楚霸王,英雄盖世美名扬。
乌骓宝马凌风快,金甲红袍闪电忙。
巨鹿沉舟秦将骇,鸿门摆宴汉君慌。
为什么鸿门宴项羽不听范增的话杀了刘邦,说他是妇人之仁对吗?
背景
鸿门宴是刘邦和项羽的第一次激烈交锋。
彼时项羽刚破强秦,麾下精兵四十万,而刘邦不过兵十万。刘邦先入关中,因***纳手下书生的错误战略,妄想将诸侯阻隔于崤函之外,称霸关中!
刘邦左司马曹无伤向项羽告密,刘邦的行为惹怒了项羽,使得项羽想要诛杀刘邦。幸得项羽叔叔项伯来告知,刘邦得以先做准备。
项羽遂设下鸿门宴,而刘邦终于有惊无险,劫后余生,个中原因复杂,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。
1.诸侯伐秦,义帝有令:先入关者为王。义帝为天下共主,刘邦先入关,秋毫无犯。并且经过张良指点,刘邦对项羽以臣自居,姿态摆的很低,宣称先入关是为了替项羽把守!
正如项伯劝项羽说:“沛公不先破关中,公岂敢入乎?今人有大功而击之,不义也。不如因善遇之”
正所谓师出有名。刘邦是大功臣,此时项羽还没有公开背叛义帝,击杀刘邦反倒不如厚待刘邦,显得自己有容人之度!——项羽从没有统一天下的想法,恢复楚国疆域,重现大楚荣光就是他的终极追求。
2.项羽兵四十万,刘邦兵十万,且刘邦以逸待劳,虽然项羽击败刘邦并不难,但难免会崩掉一颗大牙,而且在天下人面前失信,至于吗?
项羽此时是矛盾,犹豫不决的。亚夫范增要杀刘邦,叔父项伯要救刘邦,项羽索性做个鸵鸟,把头埋了起来。
基于此